第二十九章 亲情铭记非自夸炒股入门与技巧
自幼徐淳铣的父亲和祖母就经常教育他——对长辈要尊敬,对老人要孝顺,对儿女子孙要严格教育,对亲朋好友要关心,对群众要善待。要以人为本,要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要尊敬别人,要记恩,要加倍报达恩人。
父亲还教育徐淳铣,要勤奋,要自力更生,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要慷慨,不要自私自利等等。
可以说,徐淳铣从记事以来,就一直把祖母和父亲的教导时时刻刻记在心头,经常对照自己的言行。徐淳铣父亲是他的好榜样,对他管教很严,父亲虽然没有给徐淳铣及其弟兄留下分文财产,但对徐淳铣的教育以及他自身对工作的责任、他身体力行的所作所为,深深的影响着徐淳铣,父亲始终是徐淳铣成长进步的好榜样,一直激励着徐淳铣时时刻刻不忘感恩,不忘感恩父母老人,不忘感恩亲友,不忘感恩社会!
小时候,家庭贫穷,徐淳铣经常盼望的是外公外婆的生日和清明节的到来。因为徐淳铣外公杨绍清是一个做小生意的商人,他从资阳县城买豆腐干、韭黄、芹菜、生姜,然后挑到周家沟去卖,可以赚点小钱。再加上外公外婆舅父舅妈都很勤快,每年农业收入都比较好,生活比一般人家好一些。外公外婆过生日都有两三桌客人来,头天晚上就要吃用油炒的菜、豆腐、还有炒花生。第二天中午为正餐,要摆九大碗。过清明节也是一样,凡是姓徐的都要到徐家祠堂过清明节,也有九大碗——香肠、凉拌鸡、红烧肉、咸烧白、甜烧白、拼碗、鱼、油炸排骨、肘子——称为九大碗,另加一盘红桔。名为九大碗,实际上分量都不多,参会的人基本上一人一份,或是一人一筷子,其他不会太多。
展开剩余90%徐淳铣参加清明会,都会“自己忍嘴”将鸡肉、油炸排骨、香肠等等,用菜叶子包回家,孝敬双目失明的奶奶。有一年在外婆家,徐淳铣为奶奶包的这些美食放在自己睡觉的枕头边却被老鼠给偷吃了,徐淳铣放声大哭,外婆知道了,就又重新为徐淳铣准备了一份让徐淳铣带回家。
徐淳铣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到河沟、水田、山上、田间寻找野食,如捉泥鳅、黄鳝。稻谷黄了,有千担公(一种昆虫)、峨花、山上的野果,徐淳铣也会将这些东西拿回家给奶奶吃。
长大后,徐淳铣逐步事业有成,除了孝敬自己父亲、后妈、岳父岳母外,还孝敬外公、外婆、大嬢、舅父舅娘以及小时候关爱徐淳铣的远房大嬢,逢年过节、生日往来,徐淳铣总是要亲临前往,送上各种营养品和现金,表示自己的一份孝心。
徐淳铣的父亲从十六岁就患上痨病(肺结核),由于贫穷,一直没有治好,后来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肺穿孔,因常年在成都东城区春熙路“六一童装厂”当会计,办公室在五楼,办公室上上下下都没有厕所,每次大小便都要下楼跑到几百米远的一个洗浴中心,所以经常憋尿,到四十多岁时把左肾憋坏了,患上了肾积水,肚子挺起来像一个十月怀胎的孕妇。1969年到省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切除已坏的肾脏,当时在省人民医院被形容为“外科放了一个大卫星”——切除的这个肾,重十多斤。
父亲带病工作到六十岁于1981年退休,徐淳铣把父亲和后妈赖碧群(成都春熙南段口腔医院牙科医生退休)接到资阳中药材公司,和徐淳铣全家在一起。由于父亲身体多病,徐淳铣和爱人王菊华请来内弟(舅子)王华君专门服侍。
1986年1月,因徐淳铣被审查,父亲忧虑过度,加上体弱多病,不幸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一岁,他的骨灰送回老家简阳老龙乡高山湾和徐淳铣的母亲共葬一个墓。
父亲去世后,后妈不习惯,又回到成都,与她的养女刘习成一起生活。徐淳铣仍然经常去看望她,给她送去营养品。直到1991年去世,后妈的骨灰也与徐淳铣的父亲母亲共葬一个墓。每年清明节,徐淳铣和儿女们都要到他们的坟前为他们扫墓,寄托哀思,回想老人们的美德……
徐淳铣的岳父岳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人正直,大方好客,岳父王海州与前岳母生有一个女儿,徐淳铣爱人王菊华的亲生母亲名叫黎明娟,生有三女一儿。王菊华是大女儿,但是在哥兄姊妹中排行老二,所以大家叫她二姐。还有三妹王润芳,弟弟(舅子)王华君和小妹王群英。徐淳铣与王菊华耍朋友的时候,大姐已经出嫁简阳县青凤乡农民严治真,他俩生下了一个儿子五个女儿,子女均已成家,从上到下共有20多个儿女子孙。大姐已于2021年去世,大姐夫是八十多岁的老人,生活很幸福。她二女严玉华初中即在徐淳铣家生活,初中毕业后考上重庆电力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乐山电力集团工作。
三姨妹王润芳结婚嫁到简阳的农村,丈夫名叫吕万顺,曾参军,退伍在农村务农,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未成家就得病去世,小儿子吕代与都江堰市安龙镇付秀辉结婚,生有一个女儿,现已长大成人。
三姨妹王润芳1996年就到徐淳铣家,为全家洗衣做饭做家务,直到2014年患上食道癌,2015年去世。她丈夫吕万顺于2019年1月去世。他们十年前在安龙镇修建一座二楼一底的小洋房,面积大约有300平方米,吕万顺、吕代、付秀辉一直在徐淳铣家族企业上班十多年,于2017年回到安龙镇开了一个餐馆,收入较丰富。二十多年来,徐淳铣给予了他们一家老少极大的帮助和关照。
内弟(舅子)王华君与同乡姑娘李福香结婚,生有一儿一女(王志、王波),均已成家立业。王志生有一双女儿,大的已读中学。王波生有一双儿子,大的已读初中。王波与母亲李福香生活在资阳县城,有自己的商品房,生活过得很幸福。
王华君1982年开始当个体户做中药材生意,挣了一点小钱就婚变与李福香离婚,岳父岳母为此伤心,规劝不转。王华君也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2002年接待新疆朋友,暴饮暴食得了急性胆囊炎去世,年仅50岁。王华君人品很好,他的女儿王志在徐淳铣家读初中,初中毕业后是徐淳铣想法把她送到德阳供销学校上中专,毕业后到徐淳铣的公司工作。2003年到山东济南作为回天草木香公司山东代理商,销售回天草木香公司的洗浴产品,在济南有车有房生活很幸福,徐淳铣对王华君的儿女子孙关照不少。
小姨妹王群英,与资中县当时在云南当兵的聂宗宝结婚,1986年聂宗宝从部队转业到资阳县公安局政办室任副主任直至退休。王群英在内江卫校毕业后,分配到简阳镇金区卫生防疫站工作,后调回资阳县城关镇防疫站直到退休。他们生有一个儿子,取名聂听,四川泸州警官学校毕业,现在在资阳公安交警系统工作,早己成家,现生有一儿一女,家庭过得很幸福。徐淳铣对她一家关照也不少。
徐淳铣对岳父母一家可以说奉献了很多爱。自从徐淳铣和王菊华确定了恋爱关系之日起,就对她家无微不至的关心,家庭的零花钱,岳父母的生日和过节,年老治病住院,养老送终,全部都是徐淳铣负责。此外,大姨姐、三姨妹建房,也给他们帮助。大姨姐的二女严玉华,舅子的女儿王志,小姨妹的儿子聂听,从警校到公安系统工作都有徐淳铣的贡献。
三姨妹王润芳生病住院的医疗费和去世以及她丈夫吕万顺每年的养老金,都是徐淳铣支持的。徐淳铣和王菊华50多来年对王家两位老人和他们的儿女子孙是大爱无言,无私奉献,关心备致。
徐淳铣的大弟弟徐淳锋,童年比徐淳铣还苦,1952年,徐淳铣和他一起进入本村杨家祠堂杨柳村小学,徐淳铣1956年小学毕业,徐淳锋还在读二年级,降班再降班读不得书。徐淳铣小学毕业后也没有去升高小,回到农村割草放牛挣工分,徐淳锋不愿意再读,也回到农村割草放牛。1958年,徐淳铣迁移到了外公杨绍清家,徐淳锋和幺娘、小弟弟生活在何家屋沟,继续在农村合作社割草放牛挣工分。1960年幺娘和小弟弟都饿死病死。幸好老天关照,徐淳锋也迁到了外公家,和外公生活在一起,那时候徐淳锋才14岁,和男劳动力一样担粪上山、下田、栽秧打谷挣工分。1964年,徐淳锋满了18岁,当时徐淳铣想,徐淳锋的前途是当兵。所以徐淳铣和幺舅动员他去当兵。他当时不愿意,与徐淳铣闹,不管怎么闹还是送他到了在重庆壁山县的一个部队。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徐淳锋作为军代表被派到重庆邮电学院支左,大约三年后调到云南,再后来又调到湖北江汉油田,在部队当了十多年的自愿兵,因文化程度太低没被提拔。但因其为人诚实,工作表现很好,年年都是五好战士,出席过54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后来退伍安置在山东粘化县“胜利油田”,曾经是胜利大油田钻井队的党委委员,2006年退休。他的前妻杨素珍是资阳县三柏公社的农村姑娘,结婚后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徐燕,二女儿叫徐华。徐华1975年11月18日出生在“胜利油田”,当时徐淳铣是资阳县中药材公司的采购员,徐淳铣亲自到胜利油田看望她,弟媳杨素珍到了胜利油田农场工作,两人退休后曾回到都江堰女儿徐华家为他们搞家务带孩子,2013年杨素珍因病去世后,徐淳锋又回到胜利油田,后与他当兵时已故战友的妻子结婚,现生活在胜利油田,徐淳锋的大女儿徐燕与山东籍姓贾的同单位工人结婚,没有生育儿女。
1986年,徐淳铣受审后回到资阳县中药材公司又当上了经理,王菊华主动提出把大侄女徐燕接回资阳上学,为弟弟培养一个大学生,在征得弟弟和弟媳的同意后,徐燕来到徐淳铣的家,因为徐燕生活上不习惯,不久又回到了胜利油田。后又征得弟弟和弟媳的同意,小侄女徐华又来到徐淳铣家,徐华因成绩不理想,通过徐淳铣的努力被四川省医药学校接收,在学校与同班同学仁寿县富家镇的黄小兵恋爱结婚,生有一个儿子,现已出国留学。徐华在徐淳铣家和在四川省医药学校读书十余年吃穿用和学费全部由徐淳铣承担。徐华毕业后,徐淳铣已离开资阳。1999年徐淳铣到四川普瑞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担任副总,徐华也到普瑞工作。2000年,徐淳铣进入成都回天实业有限公司,她又从普瑞来到回天草木香公司担任业务员,不久她丈夫也从成都华晨集团辞职来到回天草木香公司搞销售,徐淳铣把上海、杭州两个最好的市场调整给他,王菊华还将成都互助路两套164平方米的商品房仅20万元出让给他们,现在价值应该是在300多万元。2003年,黄小兵积累了一些钱,很快在双流租厂办起了成都天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与成都回天实业有限公司的同类产品,现在企业已初具规模,徐淳铣内心也感到高兴。他们自己和知情人都十分明白,他们能有今天,是徐淳铣和王菊华对他们无微不至关怀的结果。他们也知道感恩,每年他们都会上门来看望徐淳铣夫妇,徐淳铣感到很满足。
徐淳铣为岳父岳母和自己弟弟家做了应该做的事外,还做了以下报恩孝敬的事。
第一,徐淳铣把幺舅杨银然从基层乡的领导干部调到了资阳财政局,并把他全家五口农转非进了县城,徐淳铣还把表妹安排到了企业与工商银行联办的储蓄所。徐淳铣每年都会为幺舅过节过生送礼祝贺。
第二,徐淳铣把二舅杨炳然从会理县食品厂调回资阳县外贸加工厂,并保留了他的领导职务。1991年,杨炳然参加资阳畜产品加工厂的住房改革,他没有钱,那时候徐淳铣也很穷,但徐淳铣东凑西凑借来3000多元钱支助他买下了房屋。2004年,二舅去世,安葬费也是徐淳铣个人承担,没有让他的子女分摊。此后每年过节,二舅妈生日和过年,徐淳铣都会送钱送物,他家的大小事,徐淳铣都会出面关照。
第三,徐淳铣有一个姨妈,也是徐淳铣亲妈的亲姐姐,前夫40多岁就离开人世,后来与同乡在敬老院工作的姜炳云结婚。1989年,两位老人年岁已高,徐淳铣把他们接到资阳县城,为他们租房屋,一切费用全部由徐淳铣负担。1996年6月10日,徐淳铣离开资阳前又把两位老人送回老鹰他们的老家,靠他的侄儿赵光凡照顾。但全部生活费用都由徐淳铣承担,徐淳铣每年都会几次到老鹰为他送钱送礼物送营养品。2003年,她的老伴去世后,又是王菊华主动提出把徐淳铣姨妈接到成都遐龄居(敬老院),当时敬老院一位老人每月收费800元,徐淳铣问罗院长,专人陪伴他姨妈,每月收多少钱,罗院长说2000元,徐淳铣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此后每个星期,徐淳铣都会在家里炖好补品,买好水果、营养品送到敬老院看望姨妈。每年姨妈的生日,徐淳铣都会约一些亲朋为她祝寿,让她开心,过好晚年。2009年,姨妈96岁无病无痛的离开了人间,徐淳铣对她进行安葬。
徐淳铣还有一个远房大嬢。小时候在徐淳铣的老家有户人家,经济条件比较好,经常都会用油炒菜,十天半月他们就会吃一次肉。徐淳铣的嗅觉很灵,哪家用油炒菜,徐淳铣很远都闻得到香味,嘴里清口水直流,有时候还跑到人家门缝偷看人家吃肉。徐淳铣远房大嬢很疼爱徐淳铣,只要家里吃肉都会叫徐淳铣,“金金儿(徐淳铣的小名)快来!”大嬢用一个碗装上油炒的菜,放上几块回锅肉叫徐淳铣端回家。徐淳铣参加工作后,二十多年忙事业,很少回老家,在50岁后就倍感思念亲人和感恩,每年徐淳铣都会从成都为远房大嬢送去衣被、糖、肉以及老人没有吃过的东西。大嬢去世,徐淳铣和远房弟弟徐淳贵亲自回老家为大嬢送终。每年清明节徐淳铣都会到她坟前为她烧香,表示对她的孝敬。
2020年8月参加仁寿县第一中学校长余子勤(中)九十岁大寿星和他的女婿陈小勇的合影
永远难忘恩师情。徐淳铣在资阳县祥符小学上学时的班主任朱文渊老师,给了徐淳铣很多关心和帮助。50多年过去了,2014年徐淳铣听说朱文渊老师在原资阳县人民医院住院,就专程从成都回到资阳看望他。
永远不忘恩人情。徐淳铣在资阳县中药材公司担任经理的时候,原资阳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扬功万,退休后一直住在美国定居的女儿家,2017年春节回到资阳,徐淳铣专程从成都回到资阳看望他,陪他回忆当年徐淳铣在资阳中药材公司当经理时对徐淳铣工作上的支持。特别是1984年徐淳铣在资阳举行首届“药交会”,作为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杨功万,在后勤工作方面大力协调帮助,抽调全县名厨师,调动全县小车,打印资料等等,使会议开得很成功,代表们个个都很高兴。1985年徐淳铣受审查,又是杨功万大胆站出来为徐淳铣说话,主张正义。1986年徐淳铣复职,1989年徐淳铣筹办制药五厂都有杨功万的功劳。所以2018年杨功万再次从美国回来,徐淳铣又去看望他,不到一个月听说他病了住院,徐淳铣专程从成都回资阳看望他,表达徐淳铣对他的敬意。
徐淳铣一直极想报答的大恩人是原资阳县委书记黄道华。1985年,徐淳铣第六次受审,是这位支持改革的好干部从始至终,冒着丢官的风险,保护徐淳铣,为徐淳铣主张正义。由于黄书记一致在领导岗位上,徐淳铣也不敢孝敬他,只有努力工作,做出成绩来印证他当年保护徐淳铣、为徐淳铣主张正义的正确。直到黄书记退休后的2004年2月,黄记书满七十岁和2014年满八十岁,徐淳铣才在资阳城里为他祝寿,不但请了成都不少名人和企业家,徐淳铣还把新加坡的客人李美城也请去了。每年春节,徐淳铣都会去看望他,送他礼物,以报答他对徐淳铣的关爱。
徐淳铣1996年到成都后,正是人生的第二次低谷。2000年徐淳铣的情况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首先想到的就是报答曾经关心过他的人,曾多次邀请原资阳县委、县政府、人大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资阳县中药材公司及内江制药五厂的同事到成都来玩耍,回忆往事,畅谈未来,欢度晚年,每年春节都会给几位老朋友送去节日礼物,原资阳县医药局长杨文清去世,徐淳铣不但回到资阳悼念,还亲自送他回到资阳黄板乡老家入土安葬。
徐淳铣每年至少1至2次约请原省委、省政府、人大、政协关心过徐淳铣的不少老领导一起聚会,直到现在快二十年,有的生病住院,徐淳铣也前去看望,有的生日也前去祝寿,大家亲如弟兄。
徐淳铣是一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哪怕曾经给予微薄帮助徐淳铣的人,为徐淳铣做过一点好事的人,特别是徐淳铣困难的时候能为徐淳铣主张正义的人,徐淳铣都会记他们一辈子,没齿不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都要报答他们。
2019年,徐淳铣第一次组织多名爱心人士到双流胜利镇看望当时119岁长寿老人朱郑氏,与宁波的爱心人士一起合影
撰文/杜先福炒股入门与技巧
发布于:北京市配先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